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有效期: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MB0440807/2024-21505

景德镇市市场监管局 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打算

来源:景德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4-03-04 09:15 访问量:

2023年,景德镇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和省市场监管局决策部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筑牢安全底线、规范市场秩序、助推经济发展,为推动全省市场监管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主要工作和特色亮点

(一)聚焦发展所需“走在前”,擦亮“景德镇制”千年品牌

标准体系不断完善,采取“1个地方标准+N个团体标准”的构建模式,完成制定‘景德镇制’陶瓷品牌评价通用要求”地方标准、“陶瓷酒瓶”等3项日用瓷团体标准以及“陶瓷艺术品数字身份编码规则”等6项艺术瓷团体标准。法治保障充分夯实,《“景德镇制”保护管理条例》已通过市人大三审,预计2024年2月通过省人大审查批准。检验能力全面提升,投资3500万元建成6700平米的市陶瓷检测分析中心已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和高学历专业技术人员,并全面投入运营。码上溯源逐步优化,搭建智能化的数字监管平台网站,初步建成产品全程追溯系统,企业在网络平台免费申请、免费索码、免费溯源。宣贯推广有所成效,多次组织“景德镇制”产品参加国际陶瓷精品展会,在中部四省(鄂晋皖赣)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创新大赛中“景德镇制”以第一名斩获金奖,面向近千家陶瓷企业组织开展10场次“景德镇制”集中宣贯会。执法监管持续亮剑,开展陶瓷网络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查处一批陶瓷产品侵犯商标专用权、虚假宣传、商业混淆等类型违法案件20余起,陶瓷市场得到明显净化。

(二)聚焦改革所急“勇争先”,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一是多措并举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全省率先推出“无感续证”、“先税后证”、“证照并销”改革,探索实施“无感注销”服务。一日办结率高达99.89%,保持在全省优秀梯队。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一照通办”事项覆盖率新增30%。采取“依法下放”“受审分离”等形式完成“市县同权”改革事项54件,取消现场勘验许可事项83件。探索延伸“信用+N”服务,推进经营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创新建立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制度,全面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与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送”工作机制。“双随机、一公开”除重点监管外双随机覆盖率、联合部门检查事项占比、低风险市场主体“无事不扰”实现率均为100%。设立6个市场监管信用服务联络站,为3417户经营主体办理信用修复,新增风险归集数据228739条,归集指标覆盖率74.01%,信用数据质量位列全省第一

二是守正创新提升知识产权“软硬实力”。获批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第二批全国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全省首创大学生陶瓷外观设计专利大赛,3件专利获得第24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获奖数全省第一全国首创知识产权陶瓷技术调查官制度,办理知识产权行政案件809件,排名全省第一。截至2023年11月,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1.39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4.17件,均为全省第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今年再创新高,突破11亿元。创新专利“先使用后付费”模式,推动52件陶瓷外观设计专利成功转化。

三是争先进位打造质量强市“有力引擎”。全力策应工业三年倍增,成功引进10多家沿海发达城市的规模企业落户我市,并在产品集中交易区创新设立市场监管一站式服务中心。牵头开展全市住宿行业规范经营专项行动,全方位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突出全市“3+1+N”重点产业,布局重点县区,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3家企业的3个产品被评为第三届“赣出精品”,10家企业的11个产品被认定为江西名牌产品,我局陶瓷行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案例被苏浙皖赣沪“四省一市”市场监管系统评为优秀案例,2家企业的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案例和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被省局评为典型案例并在质量月活动中予以推广宣传。

(三)聚焦民生所盼“善作为”,筑牢“三品一特”安全底线

一是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全市2056名包保干部对食品经营主体督导覆盖率100%。扎实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提升治理专项行动,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食品安全员、食品安全总监配备率100%。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守查保”深化行动,“5G+明厨亮灶智慧监管”项目正式上线启用。二是药械化监管能力建设全面加强。“智慧监管”建设平台入驻企业465家,入驻率达98%。为全市所有镇村配备药品协管员和安全信息员。在全省率先开展“械械平安”医疗器械经营安全示范点创建工作,遴选12家医疗器械经营安全示范点进行重点培育。三是特种设备安全治理不断深化。扎实开展电梯检验和维保质量监督抽查、杂物电梯安全隐患专项治理,推进气瓶质量安全溯源以及城镇燃气专项整治。共检查单位209家、设备575台(套),发现隐患并整改214起。四是工业产品安全监管持续强化。持续开展农用物资、电动车、儿童玩具用品、学生考试用品等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及抽检,完成抽查107批次,合格率93.46%。

(四)聚焦队伍建设“作示范”,奋力打造一流模范机关

一是内外兼修提升综合素养。开展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排查整治并整改行风突出问题17条。分批次对市场监管系统执法人员和基层分局领导及业务骨干共300余人开展业务提升集中脱产培训,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和基层“两化”建设。二是软硬并举强化品牌引领。16个机关党支部打造“一支部一亮点”党建品牌矩阵,开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市监大讲堂”12期,“局长服务日”共接待企业群众740人次、解决各类问题286个、采纳意见建议50多条。以主题教育为抓手,深入基层群众和市场主体开展实地调研和现场座谈30余次,发现并解决问题17个,建章立制20项。三是宽严相济推进执法监管。围绕教育收费、计量作弊等23类民生领域开展“铁拳”行动,查办案件77起,入选省局典型案例6起。针对情节轻、危害小的案件,推行容错纠错机制,拓展“首违轻微免罚”清单,注重对当事人的法治教育和执法回访。全市累计免罚金额超970万元,其中市场监管系统免罚案件数量86件、免罚金额达23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民生领域的大案办理数量较少,水、电、气、油等监管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二是基层市场监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和能力不够,基层监管力量不足,技术装备、专业能力与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和新时代的新要求不相匹配。三是系统推进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还有短板,特别是智慧监管系统不够健全,面对外卖平台、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监管手段不多,监管效能仍需进一步加强。

三、2024年工作打算

我局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局中心大局,切实提高市场监管效能,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担当解决好发展所需、改革所急、民心所盼。

一是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在服务中心上有新作为。持续推进双“一号工程”。升级“网上办、不见面、快递送”服务模式,推进“无感注销”改革,提升窗口标准、形象和服务水平,助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持续推进“景德镇制”工作。完善陶瓷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推动“景德镇制”数字溯源技术应用、商标注册和立法保障,加大“景德镇制”全面宣传。围绕检验检测前沿技术推进市陶瓷检测分析中心建设,2024年底前取得国际互认的CNAS认可资质。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和质量强市建设。加快推进中国(景德镇)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软硬件建设,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和高价值专利组合,出台《质量强市建设行动方案》,推进中国质量奖、江西名牌、“赣出精品”等质量品牌工作,培育一批质量标杆行业、企业和示范县区。

二是进一步树立安全意识,在坚守底线上要有新担当。完善基层快检实验室建设,巩固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提升专项行动成果。持续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攻坚战,推进特种设备隐患动态“清零”。针对危化品、燃气具等重点产品,开展风险隐患集中治理攻坚,让监管永远跑在风险前

三是进一步树立创新意识,在维护市场秩序上有新举措。推进“信用+法治+智慧”监管,切实提高市场监管综合效能。继续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拓展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和少用慎用行政强制措施三张清单。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改革,持续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推进市场监管领域打击整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

四是进一步树立纪律意识,在队伍素质提升上要有新突破。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建章立制,发挥党建特色品牌和队伍服务品牌效能,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定期梳理和查摆廉政风险点。全面提升基层“两化”建设能力和水平,打造党建引领、业务专精的复合型人才,锻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纪律严明的组织、过硬的工作作风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