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景德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部署,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不断强化法治意识,完善法治机制,提升法治能力,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和2025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加强法治建设,完善制度保障
1、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我局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中共景德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学习计划》,并定期组织学习。全年共开展2次专题学习,并邀请党校法学教授进行辅导培训,有效提升了法治素养。
2、规范性文件制定与管理。我局认真开展规范性文件“回头看”工作,确保所有规范性文件均与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无抵触。全年共制定印发6件规范性文件,全部录入系统公示,实现了公示率100%。同时,在市人大和市司法局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景德镇制”陶瓷保护条例》的草拟工作,并于5月1日正式实施。
3、法治宣传与培训。我局高度重视法治宣传与培训工作,通过“市监大讲堂”“执法大讲堂”等业务素养提升活动,全年共开展法治教育培训12期,有效提升了全局干部职工的法治素养和执法能力。此外,还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增强法治观念和政治意识。
(二)强化监管执法,筑牢安全底线
1、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推进食育普及三年行动,5家企业获评全省第一批食育实践基地。浮梁县荣获第二批全省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县。全年完成食品抽检5425批次,合格率97.6%。
2、药械化监管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围绕疫苗接种单位、个体诊所、民营医院等开展专项检查660余家次,立案152起。完成药械化抽检645批次,合格率98.7%。
3、特种设备安全治理不断深化。检查设备1356台(套),发现并整改隐患865个,立案25起。其中1起涉案7000余万元燃气灶具案件被省局督办。
4、工业产品安全监管持续强化。全年对校服、婴幼儿服装等开展质量监督抽查235批次,合格率94.9%。
(三)落实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
我局始终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原则,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确保执法行为合法、合规、合理。一是加强执法监督,全年开展2次案卷评查,覆盖案卷80件,及时通报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整改。同时,市稽查局出台《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十条禁令》《优化营商环境七个严禁》等制度,落实局领导带队开展案件回访工作机制。二是做好两法衔接,出台了《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工作规定》和《“两法衔接”涉刑移送标准清单》,并和市公安局建立行刑衔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保落实“两法衔接”工作依法、依规、高效、便捷。确保“两法衔接”工作依法、依规、高效、便捷。
(四)深化法治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推行“一人通办”改革、深化“一件事一次办”“高效办成一件事”等措施,实现了跨部门集成化、数字化审批服务。截至10月底,全市新登记注册企业5207户,共有企业47124户。业务申报材料平均减少70%,办理时间平均缩减85%,跑腿次数平均减少75%。二是加强信用监管:创新建立了“网格员”信用赋能服务瓷都平安诚信建设制度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协作机制。同时,积极开展失信联合惩戒工作,提高了市场主体的诚信意识和自律水平。三是落实“首违轻微免罚”制度。全年市场监管系统共办理“首违轻微免罚”案件83件,免罚145.4万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
(五)创新法治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我局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与了市场监管系统线上知识竞赛、药品监管线下竞赛答题,并拍摄普法宣传短视频等,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同时,充分利用局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组织专业人员走进社区、学校、陶瓷直播基地等场所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扩大了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六)特色亮点工作
1、擦亮“景德镇制”区域品牌。一是完善标准体系,让企业有章可循。在《“景德镇制”陶瓷品牌评价通用要求》1个地方标准和《日用硬质瓷器》《陶瓷酒瓶》《玲珑瓷》3个团体标准的基础上,新增“青花瓷”“粉彩瓷”等8类团体标准。二是推广溯源应用,让企业更加自律、消费者更加放心。建立“景德镇制” 陶瓷数字化平台管理系统,对接溯源企业88家,制码78种、近13万个。高规格建立景德镇市陶瓷检测分析中心,对“景德镇制”授权企业抽样全覆盖,检测产品638批次,合格率达98%。三是落实立法保障,让市场有法可依。《“景德镇制”陶瓷保护条例》5月1日已正式施行,我市成为全省首个出台知识产权保护地方性法规的城市。四是进一步监督指导陶瓷协会规范授权管理,目前“景德镇制”证明商标企业164家,专用标识授权企业87家。五是严格执法监督,让市场秩序更规范。我局组织开展陶瓷市场专项整治,重点打击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立案46起,其中9起列入省级以上典型案例。
2、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是服务企业更贴心。聚焦企业开办、变更、注销等高频事项,推行“一人通办”改革,深化“一件事一次办”“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跨部门集成化、数字化。业务申报材料平均减少70%,办理时间平均缩减85%,跑腿次数平均减少75%。二是信用监管更用心。企业信用监管数据质量提升工作持续保持全省第一,并受国家总局通报表扬。创新建立“网格员”信用赋能服务瓷都平安诚信建设制度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协作机制。全市除重点监管外双随机覆盖率和联合部门检查事项占比均为100%,低风险市场主体“无事不扰”实现率为99.83%。三是住宿价格更爽心。对1228家经营主体上门走访宣贯全覆盖,设立价格监测点140个,引导1081家承诺中秋、国庆房价涨幅不超过100%,督促超承诺涨幅的订单退费22.69万元。今年旅游高峰期我市酒店价格趋于理性,质价相符成为主流。四是柔性执法更暖心。出台《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十条禁令》《优化营商环境七个严禁》等制度,落实局领导带队开展案件回访工作机制,全系统“首违轻微免罚”案件83件、免罚145.4万。